瑜伽愛好者孫女士,平常運動量較大,最近右側手背上突然長了一個腫塊,且越長越大,痛感愈加明顯,于是前往東部戰區空軍醫院康復科就診。經檢查后,被診斷為腱鞘囊腫。
最近一周,孫女士頸肩部總有明顯的肌肉牽拉感,右側手背上也長出一個小小的腫塊,時有脹痛感。為了緩解痛感,孫女士先把每周要上三節瑜伽課停了,又在朋友的建議下,經常按揉腫塊。但“養”了一周后,小腫塊反而有長大的趨勢,并且痛感明顯,白天疼得無法提筆寫字,夜里更是難以入眠。
眼見狀態愈發嚴重,孫女士趕緊就醫,接診的康復科張建濤副主任為其做了細致檢查,“這個包塊摸上去是囊性的,皮溫稍高、輕度腫脹、質地比較柔軟,應該是腱鞘囊腫。”結合影像學報告看,孫女士的頸椎有退行性變,鎖骨以及背側多處移位,肩部喙鎖韌帶壓痛,兩側胸小肌觸痛,右上斜方肌壓痛,這些移位和壓痛點表明頸肩部平時存在過度使用,從而導致運動損傷。
張建濤指出,臨床研究表明,身體近端功能(比如肩膀、胸椎)障礙往往會通過筋膜張力代償從而影響肢端(比如手肘、手腕),“針對你的病因來看,并不能單單去處理腱鞘的囊腫。”張建濤解釋說,“打個比方,我們的身體是道路甲板,筋膜就是道路上方的斜拉索,依靠拉索的張力才能確保橋梁整體的平穩。而一旦張力發生改變,勢必會造成內部的一些不穩定。對人的身體而言,外部張力改變就可能會造成內部空間縮小,在內部器官或其周圍往往形成囊腫、纖維瘤、下垂等異常形態改變。”
聽完張主任的分析,孫女士恍然大悟。明確病因后,經過左側頸椎、右胸鎖、第一肋骨、橈骨、腕骨調整,配合上斜方肌、胸小肌、岡上肌、前鋸肌、腕伸肌肌筋膜張力調整以及淋巴鏈回流、體態調整等一系列康復治療,張女士腕背上的腱鞘囊腫逐漸減小,痛感也隨之解除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askowly.com/showinfo-108-328971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